□河南日報記者 徐建勛 何可 譚勇
  編者按
  昨日,《河南日報》頭版頭題刊登“鄭州打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服務體系”為題,報道鄭州創新金融支持小微企業體制機制,著重“政策頂層設計”,打出系列“組合拳”,探索走出一條符合國家宏觀政策、貼近小微企業需求、具有鄭州特色的“小微金融”新路子的典型做法。今日本報全文轉載,敬請垂註。
  小微企業作為實體經濟最微觀的細胞,又是最具活力的經濟組織,其健康成長對於增強經濟活力、轉變發展方式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以來,國家連續釋放制度紅利,全方位、多角度助推小微企業發展。鄭州市從去年開始創新金融支持小微企業體制機制,把構建特色“小微金融”體系作為經濟新常態下貫徹落實國家“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主抓手,著重“政策頂層設計”,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設立小微貸款風險補償、小微創業投資引導“兩隻基金”,推廣“銀行+共保體”融資新模式,實施新三板掛牌上市工程,加快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等,形成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1+4”推進機制。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創新走出了一條符合國家宏觀政策、貼近小微企業需求、具有鄭州特色的“小微金融”新路子,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呈現出產品特色化、服務精細化、融資多元化、擴面集約化、成本讓利化的好態勢。
  “我們企業為工程機械做配件,最近想擴大規模,申請小微貸款70萬元,只用5天時間就辦完了,省時又省心。”滎陽市一家機械配件廠經理張旭東11月15日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張旭東是鄭州金融支持小微企業“1+4”推進機制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受益者。在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鄭州市政府以觀念、制度、模式、產品創新破解小微企業“成長的煩惱”。
  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說:“在爬坡過坎的轉型期,政府必須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把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尤其是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為鄭州未來奠定基礎。”
  創新理念 “兩隻基金”連起“銀企”資金鏈
  在鄭州,10家企業里“小微”占9家,10個就業崗位里“小微”創造7個,“小微”貢獻了一半GDP、四成稅收。然而,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比例僅為23%,近80%的小微企業面臨著抵押難、擔保難、融資難、融資貴的“三難一貴”問題。
  輕資產、缺抵押,小微企業難獲銀行青睞。為讓銀行從“懼貸”到“敢貸”,市政府在全國率先創新建立“兩隻基金”: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和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銀行、小微之間“斷裂”的資金鏈接起來。
  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由政府出資3.6億元組建,如同“蓄水池”,若小微企業創業失敗,基金專項用於補償銀行、保險公司的貸款本息損失。
  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來源於“蓄水池”。它猶如杠桿,以“小基金”撬動“大資本”支小助微。小微長大,基金“增值”後撤回“蓄水池”,如始滾動循環。
  目前,首只總規模5億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已設立到位,市財政1000萬元的出資被放大50倍。
  “一期基金原計劃規模1億元,實際超募3900萬元,實在出乎大家的預料。我們計劃在年內投資落單。”鄭州國君源禾小微創業投資基金負責人如是說。
  10月29日,市政府與華夏海納基金公司簽約,年內將設立全省第二只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
  “兩隻基金”力促銀行、基金與小微“牽手”。過去的一年裡,許多優質小微企業成了銀行的“新寵”。
  鄭州市市長馬懿說:“今天微型,明天小型,後天就是中型。小微企業就像幼苗,給點資金的‘陽光’就茁壯成長。”
  創新模式 “共保體”助推小微企業“三難一貴”破局
  規避小微企業金融風險,政府必須“搭好橋、渡好船”,主動“牽頭”推動銀、保、企互促共贏。
  鄭州創新性地探索“銀行+保險”模式,推動9家試點保險公司發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等,有效轉移銀行放貸和擔保風險,有效緩解瓶頸制約。1至10月份,9家試點保險機構共為名錄庫小微企業承保538戶,承保金額28.77億元。
  “企業有了保險,不怕經營閃失,還能順利融資;銀行面對企業保單,少了風險樂意放貸;保險公司因企業踴躍參保而得到必要的承保面,確保風險有效分散。”中銀保險河南分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詳解“銀行+保險”模式的益處。
  鄭州在國內首創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共保體”,推出了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的“銀行+共保體”融資新模式,重點為缺抵押、缺擔保的小微企業貸款提供集群承保和共同增信。
  “共保體”讓金融機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提高了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整體承保能力,降低了保險費率,從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貸款成功率。
  目前,“共保體”內共有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7家保險機構,參與試點銀行為鄭州銀行。“共保體”模式自9月份試運行以來,為9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承保金額1780萬元,全部為無抵押信用貸款,最快3天完成放貸。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金獻說,“共保體”模式已開始推向全市,2015年實現參與機構數量、小微貸款戶數的“全覆蓋”。
  創新產品 新三板、增信集合債券拓寬融資新渠道
  聚合力、破瓶頸、促創新,將鄭州打造成全國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創新示範區。
  在新機制的推動下,針對小微企業的債券發行、掛牌上市、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模式實現了新突破,以鄭州銀行在全省率先發行50億元小微企業金融債、21家小微企業成功登陸“新三板”、17家企業成功引入1.56億元私募基金為標誌,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正在由單一的間接融資(銀行授信)向直接間接並重、多元化、特色化轉變。
  破除小微企業不能發債的定式思維,創新小微企業債券融資模式,讓“金種子”成長不缺養料。鄭州市再添扶持“利器”,依托政府投融資平臺發行小微企業扶持債券,專項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目前已確定鄭州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發債主體,計劃年內完成15億元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發行,實現全省零的突破。
  “目前21家小微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占全省的70%,居中部周邊9省會第2位;17家企業處於審核和反饋意見階段,新三板掛牌工作,力爭明年實現掛牌企業縣域全覆蓋。”市政府金融辦主任郝偉說。
  市政府出台新三板扶持政策,實施小微企業“掛牌上市工程”,按“七個一批”思路,加快構建梯隊培育、梯次推進的“新三板”掛牌上市格局,著力打造一批“新三板”掛牌上市小微企業集群。
  讓誠信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鄭州市建立起《小微企業名錄庫》,2000家入庫企業符合產業政策,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成為“兩隻基金”重點支持的對象。
  為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市政府決定2015年將名錄庫企業數量由2000家擴至4000家,引導鼓勵26家試點金融機構把優質信貸資源重點投向庫內企業,推動形成立體化、多層次、廣覆蓋的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新格局。
  政府以“有形之手”,解開了小微企業融資之“結”,激活了小微金融“一池春水”。如今,全市針對小微企業的專營機構達到110家、小微企業專屬金融產品達到293個,有融資需求的名錄庫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達90%以上,貸款利率在5.4%~8%浮動;保險公司保費費率均低於1.5%,形成了難度降低、成本降低,成功率增加、授信額增加的“兩降兩增”局面。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督查組專家對鄭州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創新做法給予了積極評價。省政府金融辦、工信廳、河南保監局聯合發文,在全省推廣“鄭州模式”和經驗,探索建立保險、銀行和地方政府等多方分擔的風險補償機制。
  (原標題:鄭州打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服務體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h92zhqa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