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域國際幼兒ssd固態硬碟比較園的孩子們學穿衣服。■在幼兒園孩子們練習疊被子。
  日本福岡有個小女孩叫阿花,媽媽得了癌症。阿花4歲,媽媽就開關鍵字始教她做菜。媽媽說: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到哪兒,做什麼,都能活下去。一年後,媽媽走了,5歲的阿花學會了做所有便當……近日,這樣一則有關一個日本5歲小女孩會做飯的故事在網上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人都表示在看完故事後眼淚不自覺地就流了出來。這則故事也引發了很多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思考,我們一直強調給孩子素質教育,那麼究竟學什麼才算素質教育?昨日,記者針對這一問題在省會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進行了走訪調查。
  □文/固態硬碟圖 本報記者 郭鵬
  愛的故事
  媽媽餐飲設備離開了,5歲小姑娘已會自己做飯
  5歲的小姑娘是怎麼學會做飯的呢?原來,小債務整合主人公阿花9個月的時候,她母親千惠的乳腺癌複發了。這件事促使千惠開始思考:教孩子什麼最重要?思來想去,她的教育哲學是:“我要教會你做家務,學習可以排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
  為了鍛煉阿花,只要阿花力所能及的事千惠都讓她自己來,“阿花的衣服反著脫下來,我就反著還給她,讓她自己整理好。去保育園前的準備工作,我絲毫也不幫忙,家務活也盡可能讓她打下手,我希望女兒一個人也能頑強茁壯地活下去。”四歲生日的時候,阿花得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條圍裙。就這樣阿花5歲的時候,媽媽離開了,而阿花學會了做所有的便當。阿花說:“不說別人的壞話,不忘記微笑,這是媽媽教我的,雖然有時候覺得好難啊,但車到山前必有路,阿花已經不哭了。”
  這則故事雖然內容不長,卻因其中蘊含的勵志成長故事讓無數網友飆淚。網友花兒朵朵說:“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別說5歲,就是15歲、25歲,許多也和她比不了。”網友小點點則表示,懂事的小孩,看著人心酸。小小年紀做飯極其認真的樣子和她媽媽的話一下戳中淚點。而網友大海則反思道:“我們中國的父母都是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其他都是次要的,結果呢?好些人大學畢業了,衣服不會洗,飯不會做,前一陣甚至有報道說,一名26歲的女子還要她媽穿襪子。”
  記者調查
  有的唱歌跳舞行,卻不會換演出服
  這樣一個愛的教育故事同樣也讓省會不少老師特別感慨。“就這兩天,我帶隊參加一次區里的舞蹈比賽,雖然我們的孩子都是10歲左右,可是他們跳起拉丁舞來動作非常專業。”省會一所小學的趙老師說,隨著現在學校、家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很多孩子都會在課外學習舞蹈、繪畫、樂器等一些其他技能,“我們那次比賽的成績也相當不錯,參賽的幾個同學都獲得了名次,最好的一個是區里的第二名。”然而趙老師說,就在她賽後到選手區給學生們送上祝賀的時候,卻發現了這樣一幕,“學生們在後臺換衣服的時候特別混亂,我去了以後有的學生還沒找到自己的衣服,甚至旁邊有一位換好衣服的學生腳上少穿了一隻襪子。”
  趙老師說,像他們學校這種情況並不算是個例,“我們學校是要求學生自己來參賽,有的學校是讓家長陪著,在後臺那些孩子們一下來,家長就開始給孩子們換衣服,而孩子們就站在那裡伸手等著。”趙老師說,這些都已經是四五年級的孩子了,按理說這點基本的自理能力應該一點問題沒有了,可是大部分家長還是不放心,會主動伸手幫忙,“不能否認讓孩子們學習唱歌、跳舞也是發展他們的綜合素質,但是我們的家長有時候過分註重這些技能所帶來的功利效果,反而讓學生們在最基本的成長技能上出現了短板。”趙老師說,事後她也跟一些家長做過溝通,不過很多家長對此似乎並不是太在意,“家長覺得孩子還小,這些小事他們以後慢慢就會學會,現在主要的精力還是應該放在更重要的事上。”“但是,和吃飯穿衣這些生活技能相比,唱歌、跳舞甚至文化學習,就一定是更重要的事嗎?”
  典型例子
  一次小批評
  讓初中生跟老師作對
  在昨日的採訪中,不少老師表示,正是家長眼中的這些小事,讓孩子們失去了很多成長與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在性格上非常脆弱,經不起一點點的挫折。“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接觸過幾個這樣的故事,有的孩子一開始學習成績不錯,但可能因為一點小矛盾跟老師鬧了彆扭,結果學習成績也跟著一落千丈。”省會一所中學的心理老師表示,最極端的是一個剛上初一的小姑娘,因為小學成績好,老師安排她做了班長,結果有一次這個小姑娘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完成作業讓老師罰站了,以前從沒有受過老師批評的她感覺很沒有面子,然後在後面的學習中就一直跟老師作對,上課不好好聽課,也不寫老師留的作業,一個學期下來成績從前幾名掉到了倒數,“當時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發生這麼大變化,通過心理輔導才發現孩子的癥結所在。”這位老師說,這樣的一個原因在家長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作為心理老師她知道孩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就在於家長沒有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去鍛煉自己。
  “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的關係,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有一種過度的保護,一旦孩子遇到什麼問題,家長馬上會在第一時間出面去解決,這導致孩子獨立遇到問題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位老師說,上述那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孩子從小學上到初中,不可能沒有遇到過和同學或是老師的矛盾,如果家長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孩子再碰到類似問題就知道該怎麼辦。正因為家長管得太多,讓孩子沒有了鍛煉的機會,因此當孩子遇到突發的問題而家長又沒有及時關註到,就容易出現極端的情況。”
  專家支招
  家長要學會放手
  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5歲的孩子會做各種便當,這確實很厲害,也許很多小朋友做不到,但是五六歲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懂得給父母端茶倒水。”禮域國際幼兒園副園長李偉說,讓孩子培養自理能力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會照顧自己,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小事,可以給孩子樹立信心,“當他自己穿好衣服或是疊好被子後,你給他一個贊揚,會讓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提高,這對孩子今後自信成長是很有意義的。”李偉說,可惜現在很多家長似乎並不重視這些“小事”,“我們要求園裡的孩子午睡時都要自己脫外套,起床後自己穿衣服疊被子,孩子們做得很好。可是孩子一旦回到家裡,馬上就變成‘小皇帝’,什麼都有人伺候。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習慣沒有很好地延續下來,需要我們不斷重覆。”
  李偉說,現在有些家長過分關註孩子的學習,認為只有在幼兒園學會了加減法、會拼音才叫學了本領,對於其他的能力並不太看重,“其實幼兒階段正是孩子通過體驗成長的時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鍛煉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這樣今後孩子再遇到未知的困難才會有信心去解決。”李偉老師說,有的家長看到別的孩子懂事、能自己獨立特別羡慕,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其實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機會,放手讓他們去鍛煉,相信孩子自己的成長能力。”
  對於李偉老師的觀點,21中心理老師繳月也表示贊同。繳月說,現在之所以很多孩子到了初高中後表現得那麼叛逆,一個原因就是家長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了,“生活上家長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學習上家長給找輔導班,這會讓孩子覺得未來仿佛不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都是被安排的。”繳月說,這種身份的錯位是導致如今許多學生叛逆、不負責任甚至厭學的重要原因。家長學會放手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例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一直盯著,考試臨近了不要一味提醒,哪怕這次考試不理想,也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樣才會讓孩子從中找到自我的價值。”  (原標題:孩子會跳會唱,但會疊被子洗碗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h92zhqa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